
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掀开了中国互联网的第一页,它是中国互联网的先驱与开拓者。2019年恰逢 CERNET建设25周年,《中国教育网络》记者专访了CERNET专家委员会成员、华中科技大学李芝棠教授。本视频节选自该专访,经授权播出。
25年来,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对高校的教学、科研、管理和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基础支撑。早期,CERNET通过技术引领,带动和帮助全国高校陆续建立起自己的校园网络。此后,随着校园网与高校基础大数据和信息化应用逐步融为一体。作为高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,CERNET不仅对促进高校教育质量、效率和公平性的提高发挥了关键性基础作用,而且在积极推动教学与科研的国际交流,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也卓有成效。校园网一直是大学生、研究生重要的研究和实践基地。一批又一批学生通过校园网起步接触互联网,打开视野,走向世界,逐步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。以华中地区为例,就涌现出很多这样的互联网创新人才,比如微信、Foxmail的创始人张小龙、小米创始人雷军、PPLive软件创始人姚欣、"淘米"创始人汪海兵等等,他们都是从校园网走出来的知名创业者。李芝棠老师饶有兴趣地讲述了他与学生姚欣的故事。
2003年,一年级硕士生姚欣和几个小伙伴在宿舍偷偷“鼓捣”开发P2P网络电视软件,上课不常露面。李老师接到“举报”后,把姚欣叫到办公室好好“询问”了一番。原来姚欣翘课的原因是在做一款网络电视软件,希望通过计算机在学生宿舍就可直接观看世界杯足球赛。李老师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创意,不但没有阻拦,还支持姚欣把开发的软件先后放在校园网和华中地区网络上做测试,结果很快风靡各大高校。此后,姚欣一步步走上了创业的道路,创立了自己的公司,开辟出P2P流媒体技术的先河。姚欣2012年受到了胡锦涛主席的接见,2013年被评为上海十大“浦东好人”之一,李老师亲临电视台直播现场授予姚欣奖杯。
对于姚欣的成长李老师深有体会,他认为,“对于年轻人要因材施教,起步阶段要扶持,就像幼苗要浇水,要采取开放的态度,让年轻人在开放的环境下成长”。校园网就像一个摇篮,启蒙了无数的学生。他们从这里起步,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。
万物互联,智慧校园是未来的方向。李老师一直从事物联网方面的研究,并受邀在下一代互联网视频课程中讲授了《6LowPAN技术》课程。当被问及物联网在IPv6的部署和发展中所起到作用时,他认为,一方面物联网需要接入到互联网上,可以利用到IPv6 的多种特点;另一方面IPv6的部署需要杀手级的应用,而物联网可以称得上是IPv6的杀手级应用之一,所以两者互为需要,又互为驱动。
更多精彩内容值得一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下一代互联网创新基地 CERPARK制作与推广 IPv6原创视频课程,汇集行业优质视频学习资源,助力 IPv6技术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。
课程官网:创课天地 www.ctrunk.cn
校园梦网是基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建设的公益性的互联网视频服务网站,致力于分享学术视频资源,丰富校园生活。本网站所有视频已经授权使用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。
未经许可请勿下载、传播本站视频,如有发现,校园梦网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